冯增木的书《中国书画装裱》,具有的经典性和权威性。
2016年2月8日,欢迎书画装裱培训专业新学员来中心学习,济宁——露鹏,报道,由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著名的“古裱派”创始人——卢老师给装裱字画培训的新学员讲解:冯增木的书《中国书画装裱》,具有的经典性和权威性。
1、什么是经典性?就是作品所具有的永恒价值和现实意义,或者说,作品所阐述的东西有着永恒内涵和永恒价值。它有着历史的穿透力,缩小了历史和现代各个层次人们的审美差距,有着价值的认同作用。
2、凡经典作品所阐发的东西,既具造诣精深、完美的特质,更有质朴的、大众的、简洁的、亲和的特征。人类既有经济生活,也有精神生活。
3、作为教育,人文教育的经典著述重在精神价值,而技术教育的经典著述则必重在它的工具价值和普及意义。这些也正是作品的权威性。若以这些观点来阅读此书,我们不说它是一本宏篇巨著,但说它体系完备、论述严谨、技艺精到,是目前我国最好的一本书画装裱技法大全,应是恰如其分的。
4、全书从装裱书画的设备、工具、材料讲起,到一般书画、巨幅书画、手卷、册页的装裱程序,再到古旧书画的揭裱与修复,急就裱、洋纸行活书画的装裱、地图的装裱等等,在中国字画装裱的范畴中,可谓面面俱到,事无巨细。由浅入深,又由瀪及简,真可谓“条分缕析,庶易,晓畅,省读者心力”。
5、特别是在装裱书画的各道工序中,,论证了“浆糊的使用”、“操作方法”、“天地杆的安装”及季节、天气与裱件变形的关系等各个环节,还特别提出了导致裱件变形的主要因素,是裱件各种用料伸展与收缩的基本原理物理。这种论述的完备精到,真可算得上是推群独步了。装裱工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难题,读过此书都会涣若冰释。
6、那么,冯增木书画装裱工艺体系的完备和它的权威性,是怎样形成的呢?这自然不能靠作者的向壁虚构,而靠的是他长年工艺实践的积累和研发。
7、冯增木的装裱工艺事业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,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负责装裱军事地图开始的。后被选送北京荣宝斋学习,受教于名师,系统学习了书画装裱技艺。
8、学成归队后,他结合自己的实践,曾编写过一本《怎样装裱地图》的小册子,被印发全军。这也是我国第一份装裱地图的技术资料。
9、70年代末,他在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正式开展书画装裱业务。
10、此后20年间,他对装裱业务可谓细大不捐,包罗至富,细心琢磨着装裱工艺的每一个细节。
11、这期间他亲手装裱的裱件逾以万计,然而他每天并不只是埋头于千活,每完成一轴,对书画作品的特征、自己据此设计的装裱款式与规格、镶料的类别与配色、镶活的方法与边际整饰等等,都逐一详细记录在册。这是需要一种何等惊人的坚忍与毅力啊!
12、至今翻阅着这一本本厚厚的记录,仍然令我赞叹不已。这又是一种过人的功力,他对装裱工艺的独到体悟,显然正是得益于这种功力。
13、无怪乎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,面对一轴书画,他一打眼,或将裱件对着灯光一看,就知道是不是自己裱的,大体是什么时间裱的,以至都可以查到记录。看过这些记录,立刻会使你认识到,一个工艺家的成就,需要怎样地把自己的基础打好,又需怎样地勇猛精进、持之以恒地付出顽强的劳动来提高。正是这种长期实践,勤奋思考,促使他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,又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,使得装裱工艺的技法日臻精到,体系更加完备。
14、说本书具有权威性和经典性,还是因为它的这种权威性和经典性,早已为众多专家所首肯,亦为广大读者十多年来的社会实践所检验。
15、早在1991年10月,山东省有关部门就将本书作为一项技术发明成果,聘请全省著名专家进行评审和鉴定。当时这16位专家的珠玉之论,可谓对本书是众口交荐。
16、时任山东艺术学院院长,著名画家、美术教育家于希宁先生说:“这是一本内容丰富、切合实用,既有实践经验,又有理论指导的裱画培训好教材,是一本系统完备的、高水平的论著。”
17、于希宁特别赞扬冯增木将自己实践中所得技法要领,创造发明,独有秘诀,无私地提供出来的奉献精神。他呼吁,如今书画“郎中”将绝,有关领导应通过这一著述,加以培训解决。
18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一民,副院长朱铭,济南画院院长张登堂等先生都认为,这不但是一本装裱工艺的工具书,也是一本装裱培训的教科书,具有“启匠心而开艺境之功效”。那次评审中我在鉴定书上曾撰有一联:“法书名画,有赖装裱墨花新;装裱技艺,冯君著述可广传。”经过这次鉴定,使本书成为一项省级科技成果。
19、其后,在1992年国家科委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“92黑龙江全国科技成果展览交易会”上,本书又荣获参展项目优秀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