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持保护为主的装裱原则
文章来源:鹏翔装裱培训 文章作者:曹州裱画培训 日期:2020-03-23
我们为了使这两幅辽代木印着色画保存下来,流传于后,在鹏翔装裱培训技艺的形式上就不再追求原状,而是将曹州裱画培训画心揭托之后,用二色绫装成接近予宋式的裱式,这样既美观,又宜于展阅、收藏。
2、在已修复的三十多卷刻经中,大多数经卷都有十几米长,最长竟达卅余米。如果用绫绢作镶料,裱成比较“堂皇”的大镶手卷形式,是不难办到的。但是,经与专家们研讨,我们没有这样做,而是采取首先清洗碎片,使之平贴,能够看清字形画意,嗣后拼复成卷的方法。
3、为避免错乱,令碎片以点糊粘于一张长卷纸上,再寻找与经卷纸素、色彩、厚度基本相同的纸,补于残缺部位,在补纸之前,先将碎片按次序,正面朝下,用清水平于拷贝桌上,然后将补纸补于残缺处,对裂缝处则粘以靠折条一,这样即可使碎片成卷。
4、当补纸时,要根据窟窿的大小,随形补之。其浆口应尽量窄些,一般以零点五厘米为宜。待通卷补毕,晾干。卷皱不平,需以清水刷润经卷,使之正面朝上平刷于曹州书画装裱培训工作台上,近干时,以厚纸压平。四小时后,揭面卷之,经卷背面,犹如砑光。略裁去两边补纸的多余部分,逐次上天地杆。地杆略长出经卷,以便舒卷。
5、凡经卷天头处接素纸二尺,防护卷身。其天杆均如手卷天杆,上好天地杆后,再用一厘米宽的丝织小带,绕卷两圈,缝以单爪“别子”。天地杆、丝织小带、别子、原物在者依归。已损者,依原样复制。为便于保护,天杆、丝织小带,较原物略宽。别子改竹质为玉制。
6、如上装修出的三十多卷经卷,均未托纸,丽是用补纸的方法,使残卷联为整体。这样作,即使较长的经卷,卷起后,直径为五、六厘米,舒卷方便。假如采取传统的作法,托心后,再裱绫绢,必然会使经卷加粗很多,尽管看起来豪华,却不宜于收藏。我们装修这批经卷的方法,从保存古代文物角度来说,具有很多优点:它整旧如旧,使辽代经卷的原状保留了下来,显示也古朴的风格,这是文物部门和专家们殷切希望的;同时可以保留经卷背面上的印记。如辽人写经《成唯识论》,其背面两纸间均有“应卅延福寺藏”的骑缝章,这对研究文物是很有意义的。
7、我们这次装裱的经卷,没有进行托心,而是以补纸方法联片成卷,待几百年或上千年后,经卷必须进行托裱不足以成就时,就可直接进行装裱,可以避免因揭裱而使字迹受到损失。
8、坚持保护为主的装裱原则,并不反对在此前提下,使作品兼有美观的要求。我们对木刻佛像《炽盛光九曜图》及《药师瑁璃光佛说法图》的装裱就是这样处理的。
9、精致的辽代民间木刻佛像画《药师瑁璃光佛说法图》,在发现时已残破不堪。原来鹏翔学习装裱画心的高七十七厘米,宽三十六厘米,用类似古钱图案的印花麻纸裱,天头十二厘米,边三厘米,另外并不镶边和地头,只是在菏泽字画装裱培训画心下端的素纸上粘有一条直径为0.8厘米的荆条小杆。天头处也无天杆,仅有一小带缚画。发现时整幅酥折得很难打开。
10、我们为了使这两幅辽代木印着色画保存下来,流传于后,在鹏翔装裱培训技艺的形式上就不再追求原状,而是将曹州裱画培训画心揭托之后,用二色绫装成接近予宋式的裱式,这样既美观,又宜于展阅、收藏。这一做法,得到文物部门、专家以及行业艺人们的肯定。其装裱规格如下:为尽量保留原状,画心上端原粘的十二厘米的印花图案纸,仍联接在画心上。画心边际不方裁,另留“距”,方正画心。圈用米色绫,天地用深淡青色绫,小边用深色古铜绢。边为十一厘米,小边为0.七厘米。上隔界为二十六点三厘米,下隔界为二十厘米。天头为六十五厘米,地头为四十二厘米,地杆直径为五厘米。
11、这种富有传统色彩的装裱形式,代替了简易的原装。已经酥裂的画心,经裱后背面粘有数以百计的“折条”,只有用较粗的画杆来卷,才不致使画心随轴势舒卷而遭致过度“经折一。
12、假使一味恪守原装形式,仍用荆条杆卷残破过甚的画幅,几经舒卷后,势必使已酥朽的原命纸脱落下来。现在的裱式,既利于舒卷、张挂、收藏,也兼有美观的特点。假定失去保护为主这条宗旨,只追求“浮丽”或一味恪守原装形式,是谓“装褫而殊无诠次者”也。
13、明人周嘉胄曾指出:“又画心勿令裁伤,庸工或因边料不敷,裁画就边,或重装时不揭边缝,从里裁截,又将新边镶进一分,画本身逾蹙,致伤款印,所可痛恨者:也,苟无此二患,虽劣裱恶式,尚可保画之本身,拈装者慎之。”由此可见,只是为了使画心边际整齐,对古代作品的边际不加装修保留,而将残破边际一裁了之,令人看去“美观”一些,实是得不偿失的。因为,那样既破坏了古代作品的原状,又破坏了画面布局,是令人痛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