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裱知识

对联装的起源及其沿革

文章来源:菏泽书画装裱  文章作者:曹州字画装裱   日期:2020-03-11
至于装饰菏泽书画装裱培训作品“对联”的创始年代,诸书多谓始于明代万历年间(1573—1620年)。但从上述山西晋祠的甘肃敦煌石室发现的唐时春联分析,装饰曹州字画装裱培训作品“对联”的创始时间有待迸一步考证。
   1、对联,又称“对子”,楹联、楹帖等。
   2、对联为我国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珠联壁合、应用广泛的一种艺术作品。
   3、对联主要以书法为主体,个别亦有以绘画为内容的。以书法为内容的作品,其上下联必须规格一致,平仄相谐,词性相当,字义相对,音韵相应。还要按仄起平落的要求,上联最后一个字应是仄声,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。由于其上下两幅有如此对应的要求,故称“对联”。
   4、由于对联的内容、体例类似诗,而有的对联又多有从诗篇中精选而来,因之被称为“张贴的诗而又高于诗的作品”。
   5、由于对联多是因地、因人、因事选编而成,因之其贴于门上的称“门联”,悬于楹柱的称“楹联”,用于祝寿的称“寿联”,用于新婚的称“喜联”,用于悼亡的称“挽联”,用于答谢的称“谢联”,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专用联。
   6、由于对联为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综合体,又是因事而异的表情达意之作,只要有效的用上它,就可起到发人深省、锦上添花的作用。诸如春节用上它,会更感到春光满园;新婚用上它,会更增洋洋喜气;祝寿有了它,会倍觉热烈隆重;悼亡有了它,可使人悲中有慰;游览遇上它,会感江山多娇;中堂配上它,会愈觉庄严肃穆。
   7、总之,对联为我国文学艺术领域极为别致的一株奇葩,故而其自然成为我国书画装裱的重要对象。
   8、对联文化诞生及其装裱的起源。据载,我国对联文化始于先秦,首见于家门。其图案先后有神像、人像、文字三种形式。其以神像为图案的始于先秦。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大自然认识的局限,对当时社会上流传的所谓: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,住有善于降妖提名叫神茶、郁垒的两位大神,慨然以为民众兴利除害为己任,一旦遇上害人的妖魔鬼怪,立即擒拿,喂他所养的老虎。
   9、于是人们便信以为真,把这两位大仙视为保护神,并把桃木、老虎都视为可避邪之物。为保家宅平安,人们遂把想象中的两位神仙的形象,刻画于桃木板面之上,分悬于家门两侧,以示大神在此,诸怪不敢靠近。其以人的图像为图案的,故事相传起于初唐贞观年间。当时,唐太宗李世民患病,夜间被鬼怪吵闹得彻夜不得安睡。为镇此妖邪,确定由大将秦琼和尉迟恭披甲执锐,于夜间在其寝室门口守卫,并且当晚即平安无事,李世民的病由此痊愈。此后辗转流传,他们两人的头像就成为人们敬仰的门神形象。
  10、1995年出版的《山东省志·文化志》列举的潍县传统木版年画《门神——秦琼尉迟恭》是其例证。至于以文学和书法艺术相结合为图案的对联,诸家多以《宋史·蜀世家》载:五代,蜀主孟昶末年(宋太祖乾德二年,公元964年),于岁末除夕书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之对联为据,认为我国对联之兴,始于宋初。但近据专家考证,古代帝王亲书联者,并非自盂昶开始。
  11、唐太宗李世民的“文章千古事,社稷一戎衣”,已见于山西晋祠。唐人刘丘子所撰“三阳始布,四序初开”春联,已于甘肃敦煌石室莫高窟出土。于此可知,我国以文字为图案的对联,早在唐代,即已萌生,较之盂昶作对,要早三百多年。
  12、据考,以文字为图案的对联制作,宋代已所在多有。如宰相晏殊与友人倡和的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绝对,千古流传。苏轼、范仲淹、王安石、司马光、欧阳修等人多有佳对流传。
  13、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,曾专发诏令,要求公卿士庶,于辞旧岁、迎新春时,门上都要张贴对联。相传他还对此事作微服视察,亲自为以杀猪为业的市民撰“双手劈开生死路,一刀割断是非根”的专用联。皇帝首倡,从而使对联的应用更加广泛。
  14、清代,继明代遗风,对联文化又有所发展,特别是乾隆年间,乾隆皇帝本人就精于书法,且酷爱诗词对联。据载,当时紫禁城中的各个宫门,门门都贴有对联。
  15、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后,随着形势的发展,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,不仅成为文人雅士施展文学和书法艺术才能的重要形式,而且成为参与社会斗争、生产斗争的一种文化活动方式。孙中山、章太炎、冯玉祥、于右任、毛泽东、朱德、周恩来、董必武、郭沫若、叶剑英、陈毅、藏克家、老舍、赵朴初等人,都有对联佳作传世。特别是80年代以后,这一极为别致的艺术形式,更为人们喜闻乐道。
  16、至于装饰菏泽书画装裱培训作品“对联”的创始年代,诸书多谓始于明代万历年间(1573—1620年)。但从上述山西晋祠的甘肃敦煌石室发现的唐时春联分析,装饰曹州字画装裱培训作品“对联”的创始时间有待迸一步考证。因为上述作品所以能保留到今天,当是经过精工装裱的结果。若如此,对联装裱起源则应大大提前。究应以何为准,有待进一步考证。
  17、对联的基本款式。由于对联多于中堂或条幅配套,为使主客相应,唇齿相依,鹏翔学习装裱作品“对联”的镶料配色应比中堂略淡一些,尺寸应比中堂稍短一些,地轴两端只以锦包封,不安轴头。

上一篇: 扇面装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
下一篇: 整理装裱作品“册页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