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裱杂谈

潢治一词,最早见于《新唐书·三宗诸子传》

文章来源:菏泽装裱字画  文章作者:曹州装裱书画   日期:2020-02-15
临、摹、仿、制,除在书画作品上作伪外,很多还需通过鹏翔装裱学习培训师参与其间。所谓临,又叫对临,是将原作置于菏泽装裱字画培训工作台上,依其造型、规格、结构、浓淡、体势,边看,边写,边画,力求与原作相似。
    1、潢治一词,最早见于《新唐书·三宗诸子传》:“初,隋亡,禁内图书湮放,唐兴募访,稍稍复出,藏于秘府。长安初,张易之奏天下善攻潢治,乃秘使摹肖,殆不可辩,窃其真,藏于家。”大意是:隋王朝灭亡时,其宫廷所藏各类图书及字画大都散失。
    2、唐兴后,通过征集、收购,找回一些,藏于秘府,严加保管。长安初年(701年),深得女皇武则天宠信的内臣张易之,为巧夺这部分国宝,打出抢救国粹的旗号,奏请武则天批准,从秘府中取出若干佳作,集书画名家及曹州装裱书画培训师于一体,“秘使摹肖”,在达到以假乱真、“殆不可辩”的条件下,用以假代真的办法,将仿作送还顶帐,真品留归已有,从而达到其监守自盗之目的。
    3、上述“善攻淡治”、“秘使摹肖”,实即临摹仿制,又称“临摹仿古”或“临摹仿造”。
    4、所谓临摹,据专家解释,即照书画原本,模仿练习。但临与摹并不等同。
    5、所谓临,又叫对临,是将原作置于菏泽装裱字画培训工作台上,依其造型、规格、结构、浓淡、体势,边看,边写,边画,力求与原作相似。摹,是用透明或近似透明的薄纸,蒙在原作之上,随其曲折婉转用笔摹画。也有先以淡墨摹出轮廓后再行摹写的。
    6、据载,唐时摹写晋代书贴,宋代摹写唐代名画,多用此法。
    7、所谓仿,是在没有原作(蓝本)的情况下,凭自己专学某名家功底,按其作品特征,靠想象信手写画而成,随之题上某名家的名款,盖上伪造的印章。由于有的作伪者艺术水平本来就很高,加之在临摹时下的功夫较大,仿出的作品常被一些鉴赏家视为真品。
    8、如宋代米芾、吴琚,元代钱选,明人沈周、文征明、董其昌,清人王晕、王鉴、髡残、郑板桥,现代张大千等名家,多有这种仿作。
    9、所谓制(有的称“造”),即作者不管时代风格和作家书画特征,专造在历史上有名望但在书画上无真迹可考的人,如岳飞、文天祥、戚继光、海瑞等人的名字署于下款,并盖以伪造的名章,借以混迹江湖。
   10、临、摹、仿、制,除在书画作品上作伪外,很多还需通过鹏翔装裱学习培训师参与其间。
   11、如为达到以假乱真的,有的还要对名款、名章、题跋等采取改、添、减、折、配等办法,将小名家之作,改为大名家之作,将没有名家题跋的加上名家题跋。
   12、为显示时代风格,有的还要在作品的载体和镶料上作旧,即在破损、霉点及霜迹等方面作旧。如此种种,均需有装裱高手配合才得完成。
   
上一篇: 装裱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
下一篇: 装裱采用的工艺、质量要求、适应各方需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