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裱杂谈

明、清两代,装裱技艺进一步从宫廷普及到民间

文章来源:菏泽字画装裱  文章作者:曹州学习装裱   日期:2019-04-03
明、清两代,菏泽字画装裱培训工艺的格调多沿袭唐、宋,没有大的创新。惟曹州书画装裱培训技艺进一步从宫廷普及到民间。我国民间习惯张挂的“中堂”、“条屏”等品式,就是从明以后产生的。
   1、明、清两代,菏泽字画装裱培训工艺的格调多沿袭唐、宋,没有大的创新。
   2、惟曹州书画装裱培训技艺进一步从宫廷普及到民间。
   3、在苏州、杭州、北京、开封等古城,有了更多的裱画店铺,劳动人民所欣赏的朴素、简易的形式,广为涌现。
   4、我国民间习惯张挂的“中堂”、“条屏”等品式,就是从明以后产生的。
   5、所以明、清在鹏翔装裱培训工艺的用料、尺寸、色调,呈现出多样化。
   6、宫廷藏品仍承袭古式,格调富丽,用料讲究。
   7、有些如清代盛行的绫裱粉笺对联及次等锦裱的“寿屏”,或用布作背、用黄绫裱的水陆佛像,色调火暴,格调陈腐,迎合了日趋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,另外一种简朴的装裱格调,如杨柳青年画,苏州画片,均用绫纸装裱,在清朝后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。
   8、明、清有关曹州学习装裱著述也多了起来,但内容多以前人经验成章。其中有些还有一定的价值。
   9、如明人陶宗仪在《辍耕录》第二十三卷《书画襟轴》一文里,概括地介绍了唐、宋时期装裱的风格和特色,对研究唐、宋装裱工艺颇有参考价值。
  10、再如明人杨慎,在《瑾户录》一书中,对古装裱上各部位的名称,作了详细的解释,这是古籍上很少见到的,为我们研究古装裱提供了方便。
  11、比较重要的是明代淮安人周嘉胄的《装潢志》。这本书内容丰富,其中有“装潢者,书画之司令也”,“装潢优劣,实名迹存亡系焉”;提出“朴于外而坚于内”的原则,全面总结了前人和他自己的经验,可以一读。
 
上一篇: 装裱形式:手卷
下一篇: 宋代的装裱理论也有重大的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