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补毕,从曹州学习装裱工作台上连同垫纸起下,方整,配纸即可托上。托毕,揭去糊在画心正面的宣纸和水油纸,等浆半干时,去掉粘在画心正面的糨糊。去糊时用手慢慢地顺绢丝搓捻。
3、有的菏泽装裱培训画心糟朽过甚,还需待画心干后,另潲水除糊。直至将画心补托完毕,再上胶矾水挣平、全色,并在断痕处粘“折条”。
4、人们所讲的“刮磨口细补法”基本如此。以此法修复色彩稳定又不甚残破的绢本书画,如选料适当,操作精心,能有助于画件取得较好的平度,宜于舒卷。如以此法来修复那些质地糟朽、破损严重、颜色易脱的绢本书画,就必然损害书画原有的神韵,从而达不到保护古代书画的目的。
5、因此,对待那些传世经典书画切不可用此法修复。否则,就会对书画造成极大的危害。其害有三:
第一,伤褒光、易脱色。在刮磨前用糊从画心正面粘贴水油纸,糊干时已浸入曹州裱画培训画心正面,托毕除糊时,就只能用手指搓捻画心正面。有些画面线条细如劈发,只在似有似无约略之间,岂不毁失净尽,深可惜!常见一些有价值的古代书画,已失去古香古色的自然褒光,所添线条也与旧有线条大相径庭,失去作品原有的神韵,都因采用此法装裱而造成的。
第二,易断裂、多折痕。因在补绢时需用稠糊,待干后,补绢与原已糟朽的命绢多不吻合,几经卷舒,就会出现更多的折痕。
第三,伤绢素,损画神。既施此法,就必然以稠糊糊其画面,待揭水油纸时,有些厚重的色彩也随之脱落,如于糟朽的画面“搓捻”,古绢随之损半,画色焉附?
6、因此,切不可乱用此法,装潢者,应慎之又慎!当制定修复方案时,应首先考虑“修旧如旧”,不伤绢素,有宜延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