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装裱工艺“宣和装”的贡献及其局限
文章来源:曹州学习装裱 文章作者:菏泽字画装裱培训 日期:2018-05-28
“宣和装”的做法是曹州培训装裱画心的两边不加宽边,而饰以1厘米左右宽的古铜色或磁青色小边。菏泽字画装裱培训作品的上下镶隔水、副隔水,上镶天头和贴惊燕,下镶地头,可制成二色裱或三色裱。
2、“宣和装”是我国北宋宣和年间宫廷内府流行的一种系列书画装裱式样,包括立轴、手卷、横披等多种装裱品式。
3、今天,我们装裱界说的“宣和装”,其实仅指其中的一种立轴款式。这是一种适合于画心方形或画心扁方形的装裱品式。
4、“宣和装”的做法是曹州培训装裱画心的两边不加宽边,而饰以1厘米左右宽的古铜色或磁青色小边。小边裁切时,可掌握在1厘米左右,成品后的小边宽度要求在0.6厘米左右。菏泽字画装裱培训作品的上下镶隔水、副隔水,上镶天头和贴惊燕,下镶地头,可制成二色裱或三色裱。
5、“宣和装”的特点是美观、大方、端正、和谐、典雅、适用、平稳、庄重,符合我国传统的中和之美,它的出现,为宋代以后诸多装裱艺术家所采用,成为立轴式装裱的楷则。
6、“宣和装”是在北宋几代帝王的嗜好和倡导下,在“文人画”的崛起和民间书画爱好者的推动下,形成了宋代书画艺术的空前繁荣。而与之相适应的书画装裱艺术,也无论在其审美情趣和品式题材上,均较宋代以前有所变化、发展和提高,更由于宋代丝织工业的发展,绫、锦、绢品种繁多,为鹏翔装裱书画培训技艺的提高又提供了物质条件。基于上述的诸多原因,才出现了“宣和装”。
7、“宣和装”的出现,标志着菏泽裱画培训艺术,尤其是在挂轴类品式中,已趋于成熟和完美,使挂轴类书画装裱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。因为在宋代“宣和装”出现以前,卷轴类画心的上下和挂轴类画心的左右均没有边,两侧因翻阅和张挂而易受磨损,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画心的作用,更没有运用“镶边”的手段,来增加曹州学习装裱作品的美观。
8、而在“宣和装”的两边加镶了小边,明显地增加了裱件的抗拉力,较好地起到了保护画心的作用。因此,其实用性和装饰美都大为提高了。这种装裱品式的出现,得到了当时帝王的赞赏,书画家的喜爱和书画收藏家的肯定,得到了历史的承认,因而为以后的挂轴类书画的装裱确定了基本式样,形成了正统形制。
9、但是,“宣和装”的结构原理,是建立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基础上的,而线系中的斜线和曲线被摒之于外。因此,其形成的线和面,均带有相当的单一性,缺乏变化,这对装潢学作为研究和应用造型美、线条美、结构美和装饰美的一门工艺技术美学来说,无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。这种局限的正统形式,一直持续了八百多年,它桎梏了元、明、清装裱艺术家的创新求变,以至于宋代以后的立轴类书画装裱艺术,并未能出现结构纷呈、线条多变、造型各异、装饰性强的多样化装裱式样,使得元、明、清以来,挂轴类字画装裱几乎呈现干面相似的现状,这不能不说是“宣和装”出现后的一个极大缺憾。
10、直至现当代,我国的装裱艺术界,在吸收和鉴取了东邻日本的一些现代装裱法之后,才出现了当今的多变样式。曲线、斜线、弧线和不规则形的广泛使用,结构造型的千变万化,丰富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,既增加了装饰美的因素,又给装裱作品带来了新的时代特色,同时,由于装裱线性结构的多样化,更适合于各类大小不同、样式繁多的书画心的要求,使装裱的实用性也大为增强了。
11、要之,宋代“宣和装”的出现,对于我国的书画装裱艺术的发展,是功不可没的,它是我国书画装裱艺术高度成熟时期,出现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成功款式,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
12、同时,“宣和装”的出现,也大大地制约着书画装裱艺术的创新,使得宋、元以后装裱艺术的线面结构,笼罩在直线和方块的视觉范围内,它未能充分展现书画装裱艺术极具表现力的线条美、结构美、造型美和装饰美。
13、因此,对于装裱款式的经典之作——宣和装,我们只能继承而不拘泥、不满足于它的成功。
14、今天,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,家庭居室空间的变化,迫切需要运用新技术美学原理、高深的艺术修养、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独到的艺术构思,设计出更具魅力,更富时代精神的新款式,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审美艺术需求,适应当今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