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裱工艺的历史源流
文章来源:曹州裱画培训 文章作者: 鹏翔装裱学习 日期:2018-04-30
张彦远总结了季节的变化与菏泽书画装裱培训工艺的关系:“候阴阳之气以调适,秋为上时,春为中时,夏为下时,暑湿之时,不可用”。宋代以后,鹏翔装裱学习作为一项专门的行业,在社会上普遍发展起来。
2、在唐代,唐太宗李世民曾设专职官员褚遂良、王知敬等监管“装褫”,使装裱工艺发展到较高的水平。张彦远在“论装背襟轴”一章中的论述足以证明这一点。他指出:“凡煮糊必去筋”,“入少细研熏陆香末”,“永去蠹而牢固”。他还指出:“勿以熟纸背,必皱起;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,纸缝先避人面及要节处。若缝缝相当,则强急,卷舒有损,要令参差其缝,则气力均平。太硬则强急,太薄则失力”,“书画入少蜡,要在密润”。他还总结了季节的变化与菏泽书画装裱培训工艺的关系:“候阴阳之气以调适,秋为上时,春为中时,夏为下时,暑湿之时,不可用”。
3、到了宋代,徽宗赵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,集全国书画名流于宫内,作书作画,编纂书谱与画谱,并设立曹州字画装裱培训工艺的作坊,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。著名的“宣和装”(亦称“宋式裱”),就是这个时期首创的鹏翔装裱培训形式,一直流传至今而不衰。
4、南宋还制定了《绍兴御府书画式》,发展了“宣和装”遗制,根据不同时代,不同等级的书画作品,制定了不同的装裱等级与格式,对各类书画的装裱款式、规格和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包装等,都作了详细的规定,使曹州裱画培训工艺发展到一个全盛时期。
5、宋代以后,鹏翔装裱学习作为一项专门的行业,在社会上普遍发展起来。明代入周嘉胄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装裱书画的名著《装潢志》,集古代装裱理论之大成,全面、系统、精辟地总结了历代装裱书画的经验,为装裱书画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理论基础,一直被后代人所推崇。
6、清代人周二学又编写了《赏延素心录》一书,曾被誉为“精而不苛,简而有要”(《赏延素心录》丁敬序)和“一一精到,不可移易”(《赏延素心录》王澍序)。以上两部专著,在明、清书画装裱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,直到今天,仍不失其应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。
7、从清代到民国年间,装裱业又有较大的发展和普及,使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。
8、装裱工艺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,在今天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。瞻望将来,装裱工艺有着十分可喜的发展前景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,书画装裱业也得到全面的普及和提高。我们深信,装裱工艺对于整理、保护和收藏祖国的文化遗产,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,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,必将发挥其十分重要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