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

明清时期装裱技艺聊有再兴

文章来源: 裱画培训   文章作者:学习装裱   日期:2017-07-18
根据对明清两代菏泽装裱培训作品的考察,其裱式用料、尺寸、色调也不尽相同。有的裱画培训作品承袭古式,格调富丽,有宫廷藏画的特点。有的裱件简单朴素,如清代盛行的绫裱粉笺、对联及次等锦裱的“寿屏”等。
   

    1、纵观一些明、清两代曹州书画装裱培训作品以及有关著作,其装裱格调也多是沿袭唐宋风格,没有太大的变化和新意。不过在明清两代的五百多年的时间里,鹏翔字画装裱培训技艺已从宫廷扩展至民间,在苏州、杭州、开封、北京等地已有了许多的裱画店铺,原来只在宫廷中可见到的书画作品已在民间流传。为人们所喜爱的朴素、简易的裱式已被广泛采用。我国民间惯于张挂的“中堂”、“条屏”等形制就是明代才出现的。
    2、根据对明清两代菏泽装裱培训作品的考察,其裱式用料、尺寸、色调也不尽相同。有的裱画培训作品承袭古式,格调富丽,有宫廷藏画的特点。有的裱件简单朴素,如清代盛行的绫裱粉笺、对联及次等锦裱的“寿屏”等;还有用布做背,黄绫裱的水陆佛像,其色调火爆,格调陈腐,这也是当时宫廷审美趣味的表现。另外一种格调朴素的装裱形制,如杨柳青年画、苏州片,均用绫、纸装裱。在清朝后期,这种工本较低、朴素简单的书画装裱,在民间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。
    3、明清两代,虽然出现了许多有关书画装裱方面的著作,但这些著作在内容上大多无创新和发展。尤以明代周嘉胄的《装潢志》及清代周二学的《赏延素心录》论述得比较系统。
    4、两部装裱专著,不仅文笔简练,而且论理通畅,论及要领十分全面,但也远不及张彦远、米芾在这方面论述的那么详实具体。张彦远、米芾能够尖锐地向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提出问题,并指出应该如何装裱的方法及原因。
    5、查阅明清两代有关装裱的记载,其内容多是以编撰前人经验而成章。但在一些丛书、文集中也可以偶然看到一些论述装裱的片断,有些颇具参考价值,为我们理解唐宋装裱术语作了注释。
    6、1974年在辽宁法库县叶茂台辽墓中所发现的两幅绢本画,均为当时原装。据目睹者所述,其天杆为竹料制成,而且竹理清晰。这就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,现代人所称的“天杆”,古人谓之“打撅竹”,是因为用竹子充当天杆的缘故。而“打撅”则具有另一种涵义,即是指镶在画幅四边和隔界与天地头之间的绫绢小边。所谓的“棵褫”,即我们现称的“包首”。
    7、清人丁敬看到古代书画伴随岁月流逝而越加朽糜,于是他就忧虑忡忡,想必有装潢好手才能挽救这些作品。但像汤翰、凌偃、殳叟这样的装潢名家“已渺不可得”,不禁哀叹道:烟云黯沮,花鸟深愁。
    8、从上述情况可知,清代后期,由于学习装裱工艺人才的缺乏,到了清末,装裱技艺逐渐走向衰落,但在论述装裱理论方面成就显著。

 

上一篇: 张彦远、米芾关于装裱技法有详论
下一篇: 魏晋南北朝时期装裱技艺趋于成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