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

装裱工艺的历史源流

文章来源:字画装裱  文章作者:书画装裱  日期:2017-01-14
书画装裱培训工艺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在春秋至两汉时期,书籍是由人工抄写在竹简上或木牍上,并编缀在一起的,可以卷舒,便于阅读,即谓之“简策(册)”。宋代以后,装裱培训工艺作为一项专门的行业,在社会上普遍发展起来。
      1、书画装裱培训工艺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在春秋至两汉时期,书籍是由人工抄写在竹简上或木牍上,并编缀在一起的,可以卷舒,便于阅读,即谓之“简策(册)”。同时期,权贵者又以缣帛抄写书籍,谓之“帛书”。东汉时期发明了纸,纸逐渐代替了简帛,成为抄写书籍的主要材料。当时,常以若干张纸拼接为横长幅,用于抄写书籍。为牢固耐久,加以裱褙、装轴,即成为“卷轴式”书籍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的名句,其中称书为“卷”。韩愈也有诗云:“邺侯家多书,插架三万轴。一一悬牙签,新若手未触。”其中称书为“轴”。可见在唐代中期,“卷轴”还是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。
      2、到了唐代后期,书籍的装帧形式由卷轴式逐渐向册页式发展。开始主要为“经折式”,其后又相继出现了“蝴蝶式”和“推篷式”,以及线装等,直至演化为今天书籍的各种装帧形式。
      3、手卷,就是古代卷轴式书籍的发展。古代著录中最早的画卷是东晋顾恺之的《洛神赋图》、《女史箴图》等。宋人米芾在《匦史》中提到:“顾恺之《维摩天女》、《飞仙》在余家。《女史箴》横卷在刘有方家。以上笔彩生动,髭发秀润。”以此可以推断,画卷的装裱约始于南北朝,而完善于隋唐。
      4、横披款式是手卷款式的演变。宋人赵希鹄在《洞天清录》中提到:“横披始于米氏父子,非古制也。”米芾则在《画史》中记载:“余家董源雾景横批全幅,山骨隐显,林梢出没,意趣高古。”又云:“知音求者,只作三尺横挂。”以上记载足以证明,字画装裱的横披款式是始于宋代的。
      5、立轴款式是屏风款式和卷轴款式的演化,其形制又是源于古代的幡旗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“T”字形帛画(幡旗形式),上有挂绳,下有坠穗,可谓书画立轴最早的雏形。
      6、对联,本身属于立轴款式,是源于楼台殿阁的楹联形式,始于明代时期,而盛行于清代。
      7、条屏,即成套的立轴。米芾在《画史》中记载:“刁约家有董源雾景四轴,林虞家有王维六幅雪图。”这里说的就是四幅屏和六幅屏。现在流行的普通条屏装式,估计始于宋代。
      8、镜片,即指镶嵌于镜框里的书画。在现代建筑的装潢设计中,应用比较广泛。
      9、在古代,字画装裱培训工艺曾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关注。据张彦远记载,早在南朝梁时,梁武帝就曾任命一些官员对书画进行“装护”。
     10、在唐代,唐太宗曾设专职官员褚遂良、王知敬等监管“装褫”,使装裱工艺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。
     11、到了宋代,徽宗赵估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,集全国书画名流于宫内,作书作画,编纂书谱与画谱,并设立装裱书画的作坊,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。著名的“宣和装”,亦称“宋式裱”,就是这个时期总结创造的装裱形式,一直流传至今而不衰。
     12、宋代以后,装裱培训工艺作为一项专门的行业,在社会上普遍发展起来。明代人周嘉胄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装裱书画的专著《装潢志》,集古代装裱理论之大成,全面、系统、精辟地总结了历代装裱书画的经验,为装裱工艺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理论基础,一直被后人所推崇。清代人周二学又编写了《赏延素心录》一书,曾被誉为“精而不苛,简而有要”,“一一精到,不可移易”。这两部专著,在明清书画装裱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,直到今天,也不失其应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。
     13、从清代到民国年间,书画装裱业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普及,使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。
     14、装裱工艺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,在今天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。展望将来,装裱工艺有着十分可喜的发展前景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,书画装裱业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提高。
     15、近年来,上海的老年文化生活蓬勃发展,丰富多彩。书法、国画、篆刻爱好者越来越多,对书画装裱感兴趣的人也与日俱增。绘画和装裱是在创造美,愿书画装裱课程将这门博古多艺、穷精蓄奇的艺术传播给爱好书画的老年朋友们。我们深信,装裱工艺对于整理、保护和收藏祖国的文化遗产,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,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,必将发挥其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上一篇: 装裱工艺:托覆背
下一篇: 装裱画心托裱前的准备